叶方翳蝉

传说有一个匠人叫做猪ノ原昭广,生于做木屐的世家。

而在继承道统之后,他坚持自己亲手种植桐树。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种植桐树再制成木屐是作为一个工匠的坚持。

而他也做到了——
他看桐木材的目光都是温柔的。

由此可见,一双小小的木屐也可以承载着颇多的温情甚至于梦想。

那么,当婶婶们看到可爱的今剑穿着一齿geta的时候会不会对其感到颇有兴趣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有趣的木屐文化吧。

一.木屐的由来/作用

木屐,简称屐,木屐由中国人发明,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
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本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
而屐是一种有齿之履。齿被安装在鞋履底部,前后各一,呈直竖状,多用于出行。
鞋底设齿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岖不平,有了双齿就可减少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行走时就会显得稳当便捷。
屐齿通常以木料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更经得起磨损,且坏了还可以更换。

①汉史游《急就篇》“屐赢窭贫。”
②唐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
③叶绍翁在《游园不值》诗云: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人们只记得了后两句,特别是红杏出墙,却没想到第一句的屐齿印苍苔,就是说的木屐是有齿的。



二.木屐的历史

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
晋朝时,木屐产生了男方女圆的区别。
(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描写中国古代木屐云:“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而日本的木屐式样也多为方形,妇女也常用圆头木屐)
木屐是汉人在清代以前,特别是汉晋隋唐时期的普遍服饰。
汉代汉女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鼻绪木屐。
南朝梁的贵族也常着高齿屐。
南朝宋之时,贵族为节俭也着木屐。

后传入日本,在日本流行至今。

曾有以下史记为证——
①《宇治拾遗物语・一四・三》:“开レ门て相迎たれば、泥が深きと见へて山屐の歯には、泥が事外ついたぞ”。
②《中华若木诗抄・下》:“下踏の歯の谁ころや桥の霜”。



三.木屐在日本

木屐在日本又称下駄(geta),而其木底通常用桐木或杉木制成。
分右近、二齿、一齿、丸型、足型、庭院、大舞姬、半月、方町、舟型等。

有种连歯下駄——是指台下前后两片屐齿相同的木屐。
而只有一齿的称为一本歯下駄(起到谢公屐作用)主要用于山道的步行。特别是在山中修行的僧侣和山间野宿者使用的多,而且本屐不方便站立和蹲下,还可以防止穿着者偷懒,起到鞭策修行者不停走路的目的(相当于少林寺里的尖底水桶)

ps:谢公屐

亦称灵运屐,指谢灵运(385~433)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

李白有诗曰:“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前几日我才学习了这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同桌乱搞了一番w)

文典: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
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崄,旅客易山行。”在会稽亦多徒众,惊动县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

而京都舞伎穿的木屐也与众不同,它的底特别厚,被称作"okobo"。
她们还会穿一种与木屐相配的袜子(日语称tabi),这种袜子将大脚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成丫形,能卡住屐上的绳带。

有时小女孩也会穿厚底木屐,但她们穿的木屐没有屐齿,在底板里面埋着一个小铃铛。另外,在那些被称作"大力士"职业相扑选手中,最低的两个级别序之口(jonokuchi)和序二段(jonidan)的选手必须时刻穿浴衣和木屐。

ps:木屐穿戴方法

穿木屐时用脚的拇趾和食趾夹住绳带,可穿袜也可赤足,最好是外八字,重心靠后。



四.传统木屐制作工艺

便宜木屐的底板和屐齿是用雪松木制作。
高级木屐的木头采用的则是日本东北地区的桐木,非常轻便。

木屐台面鼻绪的材质自古多种多样,古代常用布包住的麻、棕榈、稻草、竹皮、蔓草、皮革所制。
而古中国的江南木屐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

然后先以刀、斧、锯来劈成木屐大小的长度,再分别以大人或小孩的脚型尺寸大小为模制成粗胚。
接着以刨刀将中间的木材削掉,做到鞋头底较低,鞋跟处较高,最后钉上屐带完成。

ps:
如今绝大部分的木屐都在国外生产,而在日本国内仍有一些地方保留着传统的木屐生产工艺,尤其是广岛县的福山市,那里生产的木屐数量占日本国产木屐总产量的60%。
其次是大分县飞禅市。
另外在福岛、长野、新泻、秋田和静冈,也都有手工制作传统木屐的厂家。
目前,掌握高超技艺的木屐工匠已寥寥无几,就以静冈县为例,为同行所公认的技艺高超的工匠仅有5人。


五.木屐现代做法工艺

木屐的粗胚先由机器做成,再贴上绣面花纹钉上屐带即成,较为传统式省时省力,但式样较固定无变化且少了手工的亲切细腻感,并且手工还可依左右脚型制作。

而且传统木屐能让脚趾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人们在行走时,如果让脚底皮肤直接与木制或漆制表面接触,反而能使脚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即使在下雪的寒冷冬季也是如此。



六.手工木屐的制作方法的主要步骤

①画
一块木材要变成一双木屐,得先挑选阴干的木材,然后用模板在木材上画出木屐的初型线,接着用机器或人工切割。
分开时就自然有弧度,且一切就是一双,没有一个部分被浪费掉。

②晒
用机器锯出初型后,便要拿去太阳底下曝晒一星期左右,使木屐比较不易腐坏。

③砍
使用斧头,细腻的削出鞋缘的弧度。

④泡
将木屐初型泡在装满水的桶子中,是为了使木屐在刨的过程中不会因木材乾涩而不好磨。

⑤刨
在特制倾斜的平台上,脚一弯一顶,就可固定木屐开始磨了。

⑥二刨
木屐是穿在脚上的,当然要穿得舒舒服服,老师傅细心的修饰,将木屐的表面、稜角或屐跟磨的很光滑。

⑦漆
将磨好的木屐鞋台漆上一层层的亮光漆。

⑧钉
最后在屐面上装钉屐耳,即可功成。




评论(10)

热度(92)

  1. 共3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