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方翳蝉

极化的短刀真的……可(xiang)(ri)
那么就让我们今天来介绍一下秋田藤四郎极化立绘里面的一些特色装备吧
科普作品汇总←请走这

p2可知
秋田藤四郎上头部所戴阿古陀型筋兜
而其身外部铠甲所着应该是红漆佛胴



一.筋兜(实物图→p3)

本次我们要讲到的是筋兜。
但在那之前还是先介绍星兜和从相关历史(平安时代前期-室町时代中期)了解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


1.星兜

日本在大化革新之后,广泛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中国的军事技术。唐王朝作为当时亚洲武力第一的强大存在,留在日本甲胄上的印记——大铠所用兜上面的大型吹返(下篇会有所介绍)

在平安时代中期,日本人在冲角付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其特色的头盔,与大铠搭配使用,其中最早出现的就是星兜。

星兜就是使用矧板拼合成的钵体,因为矧板之间用铁钉铆接,而铁钉露在头盔外面的部分被形象化的称为星,起到装饰和加固的作用。

出土于日本胜瑞的早期星兜,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星兜。早期的星兜上面的铁钉都很大,看上去有庄严肃穆之感,故又被称为严星兜之称。

且早期星兜主要采用大円山型。
这种兜的前后左右的半径相同,呈半球状。其记载最早出现在《古法铠之巻》
大円山型兜作为大铠之兜的初期样式后来逐渐的被阿古陀型兜所取代,但却一直没有消失,仍然得到某些武士的喜爱。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武田信玄的鬼面狮子之兜(即诹访法性之兜)。

从源平合战到镰仓时代的中期这段时间里,战争的形式逐渐由骑射作战向徒步作战发展,因此武士们也开始追求所用装备轻型化。
因为这样的需要使得星兜所采用的铁钉逐渐小型化,最终形成了小星兜。


2.筋兜

在弘安之役,即蒙古对日本的两次入侵之后,虽然日本方面成功的击退了元军,但是社会矛盾也逐渐激化。
镰仓幕府无法对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花费的武士们进行补偿,幕府对地方势力的控制力逐渐下降。
在这一时代中,被称为恶党的地方武装集团大量出现。他们多采用徒步作战的方式,对防具也产生了新的需要。
在这个从武士骑马射箭转向集团步兵进身作战的时代里,筋兜也顺应时代的需要也出现了。

筋兜的原理其实和星兜一致,都是利用矧板拼接成钵体的。
所谓的筋是将矧板之间相互连接的边缘部分通过卷边工艺形成凸起,形成仿佛一条条筋一样结构,起到防止割伤手和美观的作用(现代的电脑机箱也都采用了这样的工艺

筋兜从镰仓时代末期开始大量流行,因为其比星兜重量轻,较为适合徒步作战使用的特点,所以到了南北朝后期,胴丸基本都搭配筋兜使用。

筋兜中所用矧板的数量是作为筋兜分类的参考之一。
一般来说,矧板的数量也即筋的数量越多,其制作功艺也即越复杂,因而价值也越高。少的有八间,多的则有六十二 间,七十二间,都指的是所带有筋的数量。
筋兜的间数最高有超过一百间的,但是这样数量的矧板使得其整体重量过大,也丧失了筋兜的本意了,使用意义不大。

而早期的筋兜受星兜的影响,往往采用大円山型的样式。但是在南北朝时期之后,筋兜逐渐流行阿古陀型的兜体。所谓的阿古陀型兜的样式来源于阿古陀瓜。

阿古陀型由战国时期日本甲胄中的头盔阿古陀型兜的形状而来。
椭圆,形似南瓜,钵体扁平,突起部分可由多达十八块铁拼接而成,是为头部要害在受到击打时提供缓冲空间。

日本《图说战国甲胄》介绍:
阿古陀形兜传来为“南渡”。
可能是受了当时宋或金的头盔/武器如瓜锤之类的影响,至江户时期才慢慢淡出。


ps:区分星兜和带有星的筋兜的方法

关键在于星的位置和有无筋的存在。
如果星靠近矧板间的结合处的话即为星兜,这是因为星兜的星起固定作用的原因。
而筋兜中所带有的星一般位于矧板的中间位置。而如果有筋存在的话则自然就是筋兜了。

一般来说,星兜基本上都搭配大铠使用。
而筋兜则搭配胴丸/当时具足等甲胄。

筋兜和星兜在顶部矧板汇集之处都开有一个小洞,用于将乌帽子的顶端从中拽出去。




二.胴

胴乃是日本甲胄中对躯干部分的称呼,其分类方法很多。

1.胴的分类方法:

①根据组成胴的部件数
比如二枚胴/五枚胴。

②根据地域特点不同
比如最上胴/仙台胴/甲州胴等。

③根据札片的排列方式
如横引/竖引等。

2.重要的胴的类别

①桶川(侧)胴(实物→p3/p4)
最为常见的胴,多为足轻或低级武士所使用的板札,在札片之间的连接处打钉。
多数情况下的桶川胴采用横蚓板的方式,即札片水平排列,少数是竖蚓板。


②毛引胴
运用小札毛引威密集编结法的胴。


③缝延胴
最常用的即伊予札,注意札片的形制大小,是特殊的威毛造型。


④菱缝胴
是桶川胴的变异形式,不用钉子而改用交错的菱缝编结札片。而胸目缝胴实为菱缝胴的一种,但是世间良彦等人习惯将之细分。


⑤佛胴(实物→p5)
最早是用一块铁板打造而成,铠甲表面平滑没有接缝。
后期受南蛮胴具足的影响,前胴、后胴各用一块铁板打造。

事实上用一块铁板打造的具足并不多,多数都是在内侧有纵接缝或是横接缝的桶侧胴,在表面覆革并涂漆,使其看起来像一整块。这种胴也被称为“包亿胴”。

因为其表面光滑,只能用黑漆或是红漆,所以在绘画、雕刻等附加装饰方面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其光滑宽大的表面也可以使用时绘的工艺。
著名的佛胴以家康的金陀美具足为代表。


⑥雪下胴
根据雪下田七郎命名,又称仙台胴。存世的都为五枚胴,特征是狭长/草褶多/小鳍护肩,通常不必装备当世袖。


⑦仁王胴
取名自苦行僧干瘪的胸腹。而有一种名叫片肌脱胴的则由由仁王胴发展而来,相当于部分的仁王胴。


⑧最上胴(实物→p6)
根据产地命名,就是素悬威或毛引威的板札,多为五枚胴。


⑨段替胴
顾名思义,两种不同款式的组合。比如胸部或腰部小札,其余为桶川,伊予札,最上等。


⑩畳胴
俗称榻榻米胴。
而利用骨牌金,龟甲金这些甲片连缀成甲的方法叫做畳,因而使用了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胴叫做畳胴。

(由于品种繁多难免有所遗漏/仅为部分种类介绍亦仅供参考)




3.搭配表解读(实物→p7)

p7是西方甲胄权威——Anthony Bryant所列举的胴型与款式的搭配表。

表中字母符号的意义:
C = 常见
E = 有存世的样品
P = 可能的组合,虽然没有实物存世
X = 绝无可能的组合

由表中可知:
⑴雪下胴只有五枚的,而五枚佛胴与它的区别在于弧线更接近桶川,草褶数目在传统的6 - 8幅之间,雪下胴的草褶在9 - 11幅之间。
最上胴存世的也只有五枚形制的,所以五枚腹卷胴有时也叫最上腹卷胴。

⑵古典胴(大铠,胴丸,腹卷)在札法上与当世胴最明 显的区别在于立拳部分的段数:古典的前立拳为二段,后立拳二段或三段,胸下的冲胴(长侧)部分为四段。
当世胴更细密,前立拳三段,后立拳四段,冲胴五段,显然是通过缩小札片达到增加段数的目的。
小札的密度低于正常标准,有时也被称为大札,毛引威很粗疏。

(但大札其实也算一片一片串起来的本小札工艺)







作者有话说:

课余慢慢码字……
接下来是今剑w



评论(5)

热度(74)

  1. 共3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